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22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隼鸟号可能未采集到小行星样本 并面临返航难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3 19:5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OM科技讯 本周三,日本“隼鸟号”探测器任务中心有关官员透露隼鸟号所执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从小行星上提取样本的任务可能已经失败。而且,现在隼鸟号还面临着无法返回地球的问题。

  在此之前,日本宇航探测局曾于十一月26日宣称隼鸟号探测器“很可能”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从距离地球2.9亿公里的丝川小行星上收集材料的任务。当局日认为隼鸟号已经在小行星上完成了一秒钟的着陆,并发射出了两颗金属弹,同时通过锥形收集器收集到了金属弹撞击产生的物质。

  但一名日本宇航探测局的官员表示:“而现在我们发现用来收集样本的金属弹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发射出去。因此隼鸟号也很有可能没有完成收集样本的任务。”同时,该官员也表示该局目前对探测器能收集到部分尘埃还抱有“很小”的希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认识错误,主要是因为该探测器在着陆时调整到了“安全”模式——停止了所有不必要系统的运行。这种状况在遇到燃料推进器发生燃料泄露时也曾出现过。因此,地面控制者必须经过数天工作恢复对探测器的控制之后,才能从上面下载着陆数据。而现在,下载下来的数据显示金属弹并未发射。

  即便样本收集器在11月26日的着陆中,或是在早先11月20日的充满各种问题的着陆中收集到了少量尘埃,探测器也还不得不面对推进器的问题。这一问题使得探测器要到12月中旬才能离开小行星。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它就必须再等3年,直到地球与小行星之间的距离达到返航的理想值。但如果这样,飞船上的电池是无法坚持如此长的时间的。

  不过,无论如何,该任务执行当局对任务的抢救工作还是充满希望的。日本宇航探测局官员表示:“目前,隼鸟号暂时通过一个临时推进器保持着它最合适的位置。只要有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

  目前,隼鸟号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控制稳定的反应轮功能减退以及与与用于探测小行星的机器人失去联系。

  隼鸟号于2003年五月发射升空,耗资127亿日元(8亿人民币)。计划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届时,收集有样本的太空舱将与探测器分离,并落在澳大利亚的沙漠中。

  丝川小行星形成于46亿年前。与太阳系属同一时期产物,因此成为那个时代的地质“化石”。从该行星上收集到的样本能够揭示小行星成分与构成的相关信息,而这对于未来构件天体撞击地球防御计划至关重要。(Cesilia)

摘自:TOM 科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20:02:4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图!
3#
发表于 2005-12-13 21:40:56 | 只看该作者
留在那里也好,等外星人去发现它!
4#
发表于 2005-12-13 21:49:1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不喜欢日本,但是期待这次探测成功
5#
发表于 2005-12-14 00:04:31 | 只看该作者
他们成功不了,还有我们啊!
6#
发表于 2005-12-14 13:54:23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5月发射的工程实验探测器“隼鸟”号从发射开始经过2年零6个月的航行,现正在进行几项“世界上首次”的技术验证,这些都是对今后探测行星极为重要的技术。本文将介绍“隼鸟”号究竟是使用什么技术到达小行星的,以及预计今后还将完成哪些科学考察任务。
  
  2003年5月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科学研究所(现在名为宇宙科学研究本部,是宇宙航空开发机构)用M-5号火箭发射了“隼鸟”号探测器,并于2005年9月12日靠近小行星“丝川”(Itokawa,以日本已故“火箭之父”丝川英夫的名字命名),距其仅20千米。2005年11月12日,“隼鸟”向小行星“丝川”投放了用于行星表面探测的小型机器人“智慧女神”。然而,这个罐头大小的探测器未能在“丝川”着陆,它似乎偏离了轨道,因而此次投放机器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11月20日凌晨,“隼鸟”号从距离“丝川”小行星40米的地方再次投下一个用于识别目标的金属球。按照原定计划,“隼鸟”号随后将用极短的时间接触小行星表面,采集到有关样本后马上离开“丝川”小行星。然而发回的数据表明,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并没有接触到小行星表面,着陆没有成功。
  “隼鸟”号发射前的名字是“MUSES-C”,即MU Space Engineering Spacecraft(用M型火箭发射的工程实验探测器)的缩写,C的意思是第3个,发射后赋予爱称叫“隼鸟”(Hayabusa)。从全名看,可以知道这是验证工程技术的探测器,其目的是检验一些关键技术,以用于未来真正的行星探测。此外还有探测小行星方面的科学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6-13 13:58 , Processed in 0.0775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