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146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算太阳和月亮当前位置的软件-超强万年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6 16:44: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网上搜到的,可以计算:公历与农历、节气、星座、节日、太阳和月球当前的位置等等,总之很强大。软件到2008年8月超过试用期,需要的立即下载。

以下是作者对软件的介绍:



一 日梭万年历简介
    欢迎您使用日梭万年历!
日梭万年历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现代高精度天文历算算法制作的公历、农历、伊斯兰历(回历)三历对照、信息丰富、年代特长的多功能万年历。时间跨度长达4000年(起自格里历开始实行年之后的1583年,即明朝万历11年,止于公元5582年),可查询每日的公历、农历、伊斯兰历日期,节气、节假日,年月日的天干地支、节气的交节时刻、月相和朔望时刻(均精确到分),日月食,每时每刻月亮可见亮面比例,儒略日序、每日距今日天数、任意两个日期之间相距天数,每日的十二时柱,三伏、九九、入梅出梅日期,每日星座,世界各地时间对照,全国2600多个城镇的经纬度及这些城镇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长(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日上中天时间、天亮、天黑时间和光照时间长度,月出、月落和月上中天时间,任意时刻对应的世界时、力学时、地方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能用实时、定时和动画三种显示模式以图表的形式显示4000年中任意时刻的太阳、月亮位置坐标、在本地天空中的位置以及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示意图,等等。可为气象、海洋、地理、地质、军事、历算、测绘、航空、航海、考古等方面的专业人士提供准确的数据,也可供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查询与日期、时间有关的多种信息。
日梭万年历采用现代高精度的先进算法计算节气交节时刻和日月合朔时刻,精度高、结果可靠。与国际上著名的天体位置计算软件SkyMap Pro的最新版(V11)相比较,本万年历中的月相时刻、日出、日落、天亮和天黑时间、月出月落时间、日月上中天时刻等数据在四千年的时间跨度内相差都在一分钟之内(SkyMap仅精确到1分钟,国外软件中都没有廿四节气,无从比较),与美国军方网站的在线计算结果相比较,日出、日落、天亮和天黑时间相差都在半分钟之内(该网站的计算结果也仅精确到1分钟)。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写的历年中国天文年历相比较,节气交节时刻、月相时刻、日出、日落时间、天亮和天黑时间、月出月落时间、日月上中天时刻等,最大都只相差一分钟(实际上不同国家天文年历的计算结果也可相差一分钟)。这些足以说明,日梭万年历是您可以信赖的高精度的万年历。
由于本万年历的年代跨度大,用现代精确方法计算的农历大小月和闰月有时难免与历史上施行的实历不一致。比如,从1583年到1920年,实历农历初一不在日月合朔日的有45次,闰月与用现代历法规则计算结果不一致的也有27次。对这种情况,本万年历中显示的农历日期以实历(即历史上实际施行历法)为准,但节气交节时刻和月相时刻仍用计算结果。这样既保证了本万年历中的日期与历史文献的一致性,又保证了天象时间的准确性。
本程序为纯绿色软件,不需安装,只有一个程序文件,拷入任何一个文件夹后就可运行,运行时也不会在注册表中写入任何信息。如要删除,只需简单地删除程序文件即可。
日梭万年历2006beta为测试版,可使用到2008年8月底。您可以任意使用、拷贝或传播,但不得对程序作任何修改或反编译,不得将程序用于商业目的。您如果拷贝或分发本程序,必须包含程序和附带的说明文件(ReadMe.txt)。在使用本程序中的数据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帮助”。作者不对程序的准确性、可靠性、可用性作任何承诺,也不对使用程序或程序中的数据可能存在的风险承担任何责任。您如果继续使用本程序或传播本程序,就表示您同意这一协议。
二 使用方法               
 
本万年历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一看便知。
日梭万年历启动后,显示由机内时间所决定的当前月信息。用符号“●”和“○”分别标记月相为朔和望的日期,用“”和“”分别标记月相为上弦和下弦的日期。将鼠标移到任一天的位置时,会出现一个浮动窗口,显示该日的公历、农历、回历、星座、节气、节日和纪念日等详细信息。用鼠标点击“年”、“月”旁的上下箭头,可分别向前和向后移动一年或一月,也可通过在年月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显示任一年或任一月。
屏幕下方左侧为当前显示月的摘要信息,包括节气的交节时刻、节假日、月相和日月食、星座和其它(三伏、九九和入梅、出梅时间等)。当鼠标移到某一日期上时,下方右侧显示该日的儒略日序、距今日天数(今日以前为负,以后为正)、全天十二时柱(与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一起组成俗称的“八字”),以及当地(地点可在左上角选择)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长(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长度)、日上中天时间、天亮、天黑时间,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日落时太阳方位角以及月出、月落和月上中天时间等。当鼠标不在日期上时,则显示当天(以机内日期为准)的这些信息。
要计算任意两个日期之间相距天数,只需简单地用鼠标单击选定这两个日期,月历下面就会出现一个浮动信息框,显示这两天之间相距天数。单击任一日期或浮动信息框,这个信息框就会隐藏起来。
在屏幕左上角的两个下拉列表框中可选择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约2400多个城镇(各省、市、自治区除首都北京排在最前面外均按拼音顺序排列,各省内的城镇除省会城市外也按拼音排列)和一些标志性的测试点(供用户与天文年历对照、测试用),选定后将立即显示该地的经纬度和当地实时的太阳、月亮视位置(高度角和方位角)及当前的日月位置坐标(含黄经、赤纬、时角)、时差和月亮可见亮面比例。同时,右下方表中的数据也立即更换为与您所选定地点相对应。下方的世界时区图实时显示太阳、月亮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位置。
左上方日月视位置后面有一个“图表”按钮,单击之,将弹出一个详细的日月位置坐标表和日月在本地天空位置示意图。这时您可以选择三种显示模式:
实时 显示当前时刻(以计算机内时钟时间为准)的日月位置和坐标值。这也是默认的显示模式。
定时 显示任意指定时刻的日月位置和坐标值。选择此模式时,图表上的数据将保持为您所选定的时刻值,直到您选择其它显示模式或选择其它时间。当处在“实时”显示模式时,只要您通过上方的年、月、日、时、分、秒六个下拉列表选择框改变时间,显示模式也将立即自动更换为“定时”。
动画 从指定的时间开始以动画的形式显示日月位置和坐标值,可通过下方的下拉列表框选择合适的时间步长和播放速度。在动画播放过程中,可以随时按上述“定时”模式中相同的方法改变显示的时间。
因为日月位置坐标的计算量非常大,当选择动画模式时,如果指定的播放速度较高,而您的计算机CPU的速度又不太高,实际的动画播放速度可能达不到您所指定的值。您也可以用这种显示模式来检验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在“日月位置坐标表”的下方,可看到“日月地心视角距”和“日月本地视角距”,分别是指在地球中心和在本地看到的太阳与月亮的角距离(由于本万年历所跨年代特别长,日月视角距可有一分左右的误差,如果要计算更精确的结果,计算量将会大大增加)。通过后者,可大致判断日月食在本地是否可见。例如,如果本地是湖北武汉,选定2009年7月22日8时53分,可知日月本地视角距只有2分,说明可见日食。一般地说,日月本地视角距如果小于日月视半径之和,就可能见到日食。
当您在弹出的日月位置坐标图表上改变显示模式时,左侧世界时区图中日月直射位置的显示模式也随之改变。而在前者隐藏的情况下,后者只能以实时模式显示。
在Windows XP和Windows 2003操作系统中日月位置的显示是准确的,但在其它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可能有微小的显示误差。
特别提示:只有您的计算机内的时间是准确的北京时间,并且在左上角选定与您相距最近的地点,显示的日月位置、日出日落、月出月落等信息才符合当地的实际。在万年历运行一次后,将会记住您所在的位置,下次运行时就不需要再选定地点。
如要准确实时显示太阳视位置,应保证机内时间的准确。推荐安装国家授时中心开发的“时间精灵”或用AccuTime等软件随时自动调整您的计算机内时间(需连网)。
登录国家授时中心网站(http://www.time.ac.cn/)或香港天文台网站(http://gb.weather.gov.hk/nts/ntimec.htm)也可以查询准确的北京时间。
如果您要查询世界各地时间,可选择各大洲和各国名,将立即显示该地的当前时间。同时世界时区图中一个蓝色箭头将指示选定时区的中心位置。如果显示的时间不正确,可能是您的计算机的时区设置不对。请双击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或进入“控制面板”选择“日期和时间”设置正确的时区。
日梭万年历从3.2版起还新增了一个显示有关小常识和用法提示的浮动信息框。该信息框在头五次运行时自动显示,在其他时间单击下方表格中任意位置也可启动这个信息框的显示,每十秒钟显示一条。点击本框左侧三分之一的位置显示前一条小常识或提示,点击右侧三分之一的位置显示后一条,点击中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则隐藏信息框。在显示浮动信息框时仍可点击日期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相距天数(这时浮动信息框将停止显示)。如果日期显示区最底下一排有两个日期(30、31日),浮动信息框也将暂时隐藏(因显示位置空间不够),移到下一月后将重新显示。

三 有关常识         
 
以下对日梭万年历中涉及的一些概念和部分常识作一简要的、尽可能通俗的介绍。
1 儒略日
天文和历法工作中常用儒略记日法,从公元前4713年1月1日格林尼治平午开始连续计算日数,这样得出的日序叫做儒略日。日梭万年历中显示的为每天格林尼治平午(北京时间20点)的儒略日。应用儒略日序,两个日期之间相隔的天数,就可以很容易地用两个儒略日之差计算出来。
2 天体的坐标
日月等天体的位置除了可用众所周知的直角坐标系表示外,还可用以下几种坐标系表示:
(1)黄道坐标系 本万年历中显示的日月黄经就是黄道坐标系中的日月坐标。黄道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也可看作是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的大圆。通过黄道中心作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相交的两个点,一个叫黄北极(距天北极较近),另一个叫做黄南极(距天南极较近的点)。天球上平行于黄道的无数个小圆叫黄纬圈,垂直黄道、通过黄极的无数个大圆叫黄经圈,以通过春分点的黄经圈作为起始黄经圈。通过天体中心的黄经圈与起始黄经圈的夹角称为天体的黄经,天体中心与黄道中心的连线和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黄纬。在黄道坐标系中用黄经和黄纬表示天体的位置。
(2)时角坐标系 在时角坐标系中,将地球赤道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而成的大圆称为天赤道,天球上平行于天赤道的无数个小圆,称赤纬圈,地球南北极连线无限延长与天球分别相交于天北极和天南极,通过天北极和天南极的无数个垂直于天赤道的大圆,称为赤经圈,又称为时圈。在无数个赤经圈中,通过地平圈上南点和北点的赤经圈,叫做子午圈。天北极和天南极将子午圈等分成两个半圆,在南点一侧的称为午圈,另一侧为子圈。在时角坐标系中用时角和赤纬表示天体位置。时角就是通过天体的时圈与午圈的夹角,它可以用角度或小时计量,从午圈起,向西向北为正,向东向北为负。赤纬就是天体中心与地心连线与天赤道平面的夹角,以天赤道为起始面,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本万年历中的时角和赤纬就是用时角坐标系表示的日月坐标,世界时区图中的日月直射位置就是根据这两个坐标值确定的。
(3)赤道坐标系 本万年历中显示的日月赤纬就是赤道坐标系中的日月坐标。本万年历中的日月黄经就是黄道坐标系中的日月坐标。赤道坐标系的天赤道、赤经圈与上述时角坐标系中的完全一样,不同的是赤道坐标系的赤经是以春分圈为起始圈度量的。
(4)地平坐标系 本万年历中显示的日月高度角和方位角就是地平坐标系中的日月坐标。观测者所在的地平面无限扩展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地平圈,通过天顶和天底的无数个与地平圈相垂直的大圆为地平经圈,而与地平圈平行的小圆称为地平纬圈。在地平坐标系中用方位角和高度角表示天体的位置。所谓方位角,就是通过天体的地平经圈与午圈之间的夹角,以午圈(正南方)为起算点,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90°,在正东北方时,方位为-135°,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在正北方时为±180°。所谓高度角,就是天体中心和观测者所在地的连线与地平圈的夹角,以地平圈为起算点,由地平圈向天顶为正,从地平圈向天底为负。当天体的中心直射当地子午线上时,其方位角为0°,同时时角也为0°,这个时刻就是天体上中天时刻。
日梭万年历中计算太阳月亮的高度角时,对太阳月亮上边缘在地平线以上的都经过了地平视差(即地面上观测到的天体方向与从地心处观测到的方向之差)和大气蒙气差(由于大气密度的垂直变化所引起的视差)的订正(在海平面的标准状态下,高度角由0°变到90°时,蒙气差由34'23"逐渐变到0)。故日出、日落时实际的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以下约50’(日面视半径16'+蒙气差34')。而对日月上边缘在地平线以下时,仅作地平视差订正,不作大气蒙气差订正。因此在每天日(月)出和日(月)落的一瞬间高度角是不连续变化的(日落时由-16'突然变为-50',日出时相反)。由于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可近似地看作是关于正南方对称的,故日出时的方位角近似地可看作与日落时的方位角反号(如日落时为120°,则日出时约为-120°)。日出日落方位可以作为判断方向的一个可靠依据。
在作蒙气差订正时,我们假定观测者位于海平面高度上,且大气密度的铅直分布处在正常状态。如果观测者所处位置与海平面相差较大,或大气层结(指温度随高度的分布)异常,蒙气差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如出现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就是蒙气差变化的表现),这时显示的日月高度角、方位角与实际观测值会有微小的偏差。
日梭万年历中计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指太阳中心正好到达当地午圈时(即当地真太阳时的正午12点,也即太阳方位角和时角同时为0°的时刻。注意这个时刻不是北京时间的中午12点,也不是地方平时的12点)的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除极地部分地区外),夏季这个值较大,冬季较小,夏至时最大,冬至时最小。
3 时间系统
日梭万年历中用来计算日月位置的时间引数是力学时(本历中的力学时指地球力学时,用TDT表示),它是由力学定律所确定的均匀变化的时间。根据地球自转和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所确定的时间称为真太阳时(也叫视太阳时)。太阳相继两次出现在天空同一时圈所经过的时间间隔为一天,这就是“真太阳日”。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一年中每个真太阳日的长度是不一样的。真太阳日的平均长度叫做平太阳日,以平太阳日为基准确定的时间叫平太阳时。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差叫做时差,即:时差=真太阳时-平太阳时。
由于地球上潮汐和大气运动等原因,地球自转速度在逐渐变慢,根据地球自转测定的世界时是不均匀的。国际上将通过天文观测直接测得的世界时记为UT0,对其加以地极位移引起子午圈变位的订正后得到的相对于平均极子午圈的世界时记为UT1。UT1仍然要受到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慢的趋势。而根据铯原子振荡频率确定的原子时则是均匀的,可作为力学时的基准。1972年起国际上开始采用的国际协调时(UTC)就是以原子时的秒长为时间单位。其时刻与UT1的偏差保持不超过0.9秒,保持的方法是必要时在年中或年底设置跳秒(闰秒)。
日梭万年历中显示的时间除左下方的世界各地时间外,都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根据UTC确定,其值比UTC早8个小时。要计算各地的地方平时,还要根据经度进行订正。在中国,地方平时=北京时间+(当地经度-120°)×4分钟。而真太阳时等于地方平时加上时差。
力学时(TDT)与国际协调时(UTC)之差用ΔT表示(ΔT = TDT - UTC)。北京时间与力学时的换算关系是:北京时间(小时)=力学时+8-ΔT。由于跳秒(闰秒)的不断累积,ΔT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目前的ΔT值大约为一分多钟,且平均每年约增大0.6秒。而在两千年以前,ΔT可能达3小时,到公元5000年,则有可能高达8至10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变慢的原因和规律目前还不很清楚,ΔT还只能通过天文观测而获得。对于未来的长期变化,还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只能根据既往的变化用经验公式进行外推。
4 节气和交节时刻
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或黄道)等分成24等分,从春分点开始,每隔15°一个等分点,当地球的中心到达其中的每个等分点时,就叫交一个节气,其时刻叫交节时刻。因此全年共有二十四节气,按在阳历年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在阳历一个月中固定有两个节气,第一个叫节气,第二个叫中气。每月的两个节气在上半年分别出现在6日和21日前后,下半年分别在8日和23日前后。但每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并不相同,在年际间也有变化,准确交节时刻的计算十分复杂。
5 月相
在阴历和农历中,把月亮圆缺循环的时间周期叫做一个月,当月亮将整个黑暗半球对着地球时,就是朔;而月亮将整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地面上可以看到最圆的月亮时,就是满月,也叫做望。由朔到下一个朔之间的间隔就叫一个朔望月。按农历规定,朔所在的一天固定为农历月的初一,但望所在的日期就不固定了。因为朔望月的长度有较大的起伏变化,最短为29天6小时多,最长有29天19小时多,而且由朔到望和由望到朔的时间也不一样,故望可出现在农历十四到十七的任何一天。当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可见亮面比例正好为50%时,就分别为上弦(在农历初八前后)和下弦(在农历廿三前后)。
6 日月食
如果在出现朔的时刻,太阳、月亮、地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月亮就挡住了太阳到达地面的光,这就是日食。依月亮遮住太阳的多少不同,日食可分为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本万年历中所显示的日食有可能为这三种中的一种,出现日食时,朔出现的时刻可近似看成是食甚时刻(即太阳被月亮遮挡比例最大的时刻)。
如果在出现望的时刻,太阳、月亮、地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地球就就挡住了太阳射到月球上的光,这就是月食。月食可分成月偏食和月全食。望出现的时刻可近似看成是食甚时刻。
日梭万年历中显示的日月食在中国并非都能看到,只有在中国的白天,才可能见到日食,只有在晚上才能见到月食。本万年历中未计算各地的见食情况,但可在“图表”中查看日月本地视角距大致如此了解在本地是否可见。
7 干支纪法
“干支”的字面意义就是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它们按照顺序一对一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见下表)。
0甲子
1乙丑
2丙寅
3丁卯
4戊辰
5己已
6庚午
7辛未
8壬申
9癸酉10甲戌
11乙亥
12丙子
13丁丑
14戊寅
15己卯
16庚辰
17辛已
18壬午
19癸未20甲申
21乙酉
22丙戌
23丁亥
24戊子
25己丑
26庚寅
27辛卯
28壬辰
29癸已30甲午
31乙未
32丙申
33丁酉
34戊戌
35已亥
36庚子
37辛丑
38壬寅
39癸卯40甲辰
41乙已
42丙午
43丁未
44戊申
45己酉
46庚戌
47辛亥
48壬子
49癸丑
50甲寅
51乙卯
52丙辰
53丁已
54戊午
55己未
56庚申
57辛酉
58壬戌
59癸亥
 
我国古代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在任一时刻,年、月、日、时的干支合起来有八个字,这就是俗称的“八字”。
纪年的干支并不是以元旦或者春节作为两年的分界,而是以立春为界,立春前为前一年,立春日开始才是新的一年。同理,对纪月干支,也是以这个月当中的节气为界,节气前为上一个月。农历闰月中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因而没有自己的干支,节气前用上一个月的干支,节气后用下一个月的。每一个干支日也不是从0点开始,而是从头一天23点开始,到当日23点结束,因此每一天的第一个时辰是从头一天的23点到凌晨的1点。
在使用日梭万年历时,将鼠标移到某一日期上,浮动窗口中显示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下方右侧显示该日的十二时柱,这样就可方便地查询到任一天任一时刻的“八字”。
8 星座
将太阳在天空中作周年视运动的轨道(黄道)以春分点为起点等分成12等分,称黄道十二宫。每一宫与一个星座相对应,并以本宫内星座命名。这十二个星座按在阳历中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
对照前述二十四节气,很容易看出星座转换时间与每个月的第二个节气的交节时刻完全一致。而西方国家因为只有二分(春秋分)和二至(冬至夏至),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概念,故他们只有平均的或大概的星座转换时间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对星座转换时间有不同的说法,时间可相差一两天,就是因为他们可能将某一年的日期作为固定不变的时间,因此造成星座转换时间说法上的不一致。本万年历中以准确的中气交节日期作为星座的转换时间。
值得说明的是,黄道十二宫的位置和十二星座在两千多年前本来是一致的,但由于岁差的缘故,春分点逐渐向西退行,现在黄道十二宫的宫名与太阳所在星座并不一致,十二星座只不过是作为黄道十二宫的名称,与原来的星座并没有对应关系。
9 日(月)出、日(月)落、天亮和天黑时间
天文学上以地面上所见太阳(月亮)的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作为日(月)出日(月)落时间。日出日落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可照时间或昼长(即白天长度)。由于太阳、月亮的视半径都为16’左右,加之在日(月)出日(月)落时大气的折射作用所产生的蒙气差约为34’,故日(月)出日(月)落时真实的太阳(月亮)中心在地平线以下约50’处。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春秋分的可照时间也并非正好为12小时,而是要稍长(低纬度地区长七、八分钟,高纬度地区长十几分钟。如果太阳的视半径为0,且没有蒙气差,则春秋分的可照时间才会正好为12小时)。
日梭万年历中所指的天亮时间就是天文学上的民用晨光(曙光)开始时间,天黑时间为民用昏影(暮光)终止时间,都是太阳中心正好在地平线以下6°的时刻。天亮时间后,天空已明亮,最亮的星已消失不见;而天黑时间后,天空开始黑暗,最亮的星已出现。
在不同年份的同一日期,日出、日落、天亮和天黑时间也并非完全一样,即使在同一个节气的交节日期,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因交节时刻并不是固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标准升旗时间应为日出时间,而开始降旗的时间应比日落时间提前一、两分钟,以保证国旗降下的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致。
10 三伏
三伏指一年中天气最热的一段时间。“伏”原义是隐伏起来,躲避盛夏的意思。把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分成三段,分别叫初伏(头伏)、二伏(中伏)和三伏(末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第一个连续十天,叫做初伏,第四个庚日算起的连续十天或二十天,叫做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的连续十天,叫做三伏。
值得说明的是,如果夏至日当天为庚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为其后第十天(而不是夏至当天),这样夏至后三十天才是初伏。如1979年6月22日夏至当天为庚日,初伏就应定为7月22日(而不是12日)。同理,如果立秋日当天为庚日,则三伏应为十天后的下一个庚日。如1972年8月7日立秋日为庚日,三伏就在8月17日。这一条规定可参见著名气象学家冯秀藻、欧阳海合著的《廿四节气》(农业出版社,1982年)。有多位网友曾向作者指出本万年历与其它软件的三伏时间不一致,就是由于有的程序作者对这一规定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在夏至当天为庚日的条件下,所计算的三伏日期与日梭万年历相差十天。
11 九九
九九指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将这些日子按九天一个时段,分为九段,依次称为一九、二九、……、九九,共八十一天,约从每年的12月22日到翌年的3月12日,即所谓的数九寒天。九九的时间确定比较简单,冬至日当天为一九的开始,九天以后为二九,依次类推。因为冬至的日期基本固定,大多在12月22日,所以九九的日期不象三伏的变化那么大,年际间一般只差一两天。
12 入梅和出梅
我国江淮流域一带,一般每年6月上旬以后会有一段阴雨连绵、温度高、湿度大的天气过程,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的时期,因而称之为梅雨或黄梅雨。又因为这段时间百物容易发霉,人们又称之为霉雨。现代气象学上通称为梅雨,但以前的历书上都记为霉雨。梅雨开始之日叫做入梅(霉),结束之日叫出梅(霉)。因为古代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人们又需要知道入梅和出梅时间,所以就需要确定一个大致的日期。历书上的入梅日是指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出梅日是指小暑后的第一个未日,故入梅总在6月6日到6月17日之间,出梅总在7月8日到7月20日之间。
历书上的入梅和出梅日期并不代表真正的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只有当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雨带移到江淮流域并稳定在这一地区,才是气象学上真正的入梅,而当雨带向北移出江淮流域,才是真正的出梅。因此实际的入梅和出梅日期和历书上的并不一定相同。

四 几点说明            
 
1 关于算法与运行速度 日梭万年历从4.0版起完全摈弃了以前采用的近似算法,而改以当前国际天文学界广泛采用的J. Meeus天体位置算法为基础,结合作者设计的高效迭代法和初值估算方法,用以计算日月位置坐标、农历大小月和节气交节时刻,所得结果的精度比3.X版有质的提高。由于天文数据的计算量也是天文数字,虽然采用了多种措施加快计算速度,但在一些配置较低的机器上启动和运行仍然显得较慢。特别是在5.1版中增加了月出月落时间等信息后,计算量更是大幅度增加。在保证精度和不减少功能的前提下,目前还不太可能通过减小计算量来加快运行速度,只能寄希望于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
2 关于ΔT值的确定方法 天文算法中的时间引数是均匀变化的力学时,但在日梭万年历中都转换成了北京时间。转换后的误差取决于力学时与国际协调时之差(ΔT)。目前对公元1620年到2003年的ΔT值有实测结果可以直接应用,这个时间段以外只能用外推值或用各种方法进行估算。作者在研究了F R Stephenson、M A Houlde和L V Morrison等多位学者的外推公式后,得出了一个能与现有实测数据平滑过渡的外推公式,消除了其它外推公式都存在的从实测到外推数据之间不合理的跳跃现象。日梭万年历从5.1版开始采用作者的外推公式,计算的天象出现时间与国外著名的星空软件(如SkyMap Pro V11等)符合良好。
3 关于计算精度 由于采用高精度算法,用力学时表示的各种时间信息的精度是相当高的。换算成北京时间后,在2100以前的各种计算数据都可以认为是较精确的(时间误差在一分钟之内)。但由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以后的力学时与国际协调时之差(ΔT)的变化规律现在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因而严格地说,目前是不可能准确计算几百年以后用世界时或北京时间表示的节气交节时刻和月相时刻的。因此以后的时间信息不可避免地会有误差,且这种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增大。根据作者对国际上各种ΔT外推方法的比较以及日梭万年历与多种天文软件的比较,估计这种误差的可能变化趋势是:在公元2200年约为1到2分钟,3000年约为十几分钟,4000年约为半个小时,5000年约为一个多小时,5500年约为1.5至2小时。由这种误差当然也可能造成农历大小月和闰月的计算错误,因此本万年历中2100年以后的农历信息仅供参考。但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和昼长、天亮和天黑时间,太阳直射位置和在本地天空中位置等数据的误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会很小,对一般应用而言,如果使用公历日期的话,在四千年的时间跨度内误差都可以忽略不计。
4 关于日月食 本万年历中列出的日月食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日月食,食甚时刻大致在朔望时刻前后。作者将本历计算的日月食与国外天文台网站上公布的3500年日月食数据相对照,结果日期完全一致。本历中未计算各地见食情况和食分,在使用时可根据朔望时刻和日月在天空的位置以及日月本地视角距等实际情况大致判断在当地是否可见。
5 关于城镇经纬度 本万年历从5.1版起各地的经纬度资料主要来自国家基础GIS数据库,但也有一些是通过其它途径收集的。我们选择城镇或居民点的原则是:尽可能包括了全国所有的县及县级以上城镇(本版中以2005年底的行政区划为准),但对设区的城市,只列入部分离市中心较远的区。为便于查询,还列入了一些重要的山峰、海岛(如珠穆朗玛峰、钓鱼岛、西沙、南沙等)。这些数据虽经认真校对,但仍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或遗漏,特别是近几年有些地区的行政区划和地名发生了变化,而作者没法一一核对,希望用户朋友指正。

作者在日梭万年历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同事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万年历中的天文历算算法主要参阅了J Meeus教授的有关著作,设计时用来校验农历日期的农历实历数据,部分取自北京大学沈炯教授整理的资料,部分参阅了曾次亮《四千年气朔交食速算法》(曾一平教授赠)、陈垣《二十史朔闰表》、董作宾《中国年历总谱》、方诗铭等《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紫金山天文台《新编万年历》等有关文献。全国城镇经纬度资料主要来自国家基础GIS数据库。每次万年历的测试版推出后,一百多位朋友参与测试并提出宝贵意见。对以上文献作者、提供资料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为设计日梭万年历提供过支持和帮助者,作者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作者欢迎对日梭万年历的任何批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对本万年历的任一方面有什么意见和修改建议,或者发现了任何错误,请及时与作者联系,作者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刘安国(武汉华中农业大学)Calendar@China.com.cn
欢迎您随时光临我们的“气象万千”主页(http://sky.hzau.edu.cn)了解与日梭万年历有关的信息,也可到第一时间发布本程序新版本的华军软件园和天空软件站等网站下载最新的版本。
   
 

超强万年历(2008年8月截止).zip

963.92 KB, 下载次数: 1273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4-6 17:13:55 | 只看该作者
怎么那么长的~~~~
3#
发表于 2008-4-11 09:10:04 | 只看该作者

哎!!! 就是下不了。

怎么压缩包有问题啊?

error.bmp (251.44 KB, 下载次数: 615)

error.bmp
4#
发表于 2008-6-15 12:58:3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后。。。晕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8:1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efanghua 于 2009-9-24 18:17 编辑

这边也下不了,0B大小。猜测是论坛换服务器的原因。刚才重新上传,但传不上去。“对不起,您的附件大小超过论坛限制,请返回修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5-25 12:18 , Processed in 0.0857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