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31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彗星观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2 21:3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彗星成因

  从天文学家历次观测彗星(约600多颗)时所得的资料,彗星的主要成份分别有水(Water, H2O)、氮气(Nitrogen, N2)、氧气(Oxygen, O2)、甲烷(Methane, CH4)阿摩尼亚(Ammonia, NH3)、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及山埃(Hydrogen Cyanide, HCN)等。在太空的超低温环境中,这些气体也是以固态(即冰的模样)存在。因此,天文学家也相信所有彗星也是一团夹杂了不同化学物质的冰块。美国天文学家Fred Whipple亦因此而称彗星是一个“脏雪球”(Dirty Snowball)。

  这些“脏雪球”源于太阳系边缘处的奥尔特云(Oort Cloud),是太阳系形成后的一些剩余物体。因为引力的影响,这些天体偶尔便会向太阳系内飞进。

当这个“脏雪球”接近太阳的时候,受太阳的热力影响,凝固的气体会因受热而迅速挥发,并释放出储存在内的尘粒。发放出来的气体包围着“脏雪球”(亦可正式地称为彗核),成为彗发。彗发的体积庞大,有时更甚于太阳;但它的密度却是非常稀薄。当这个彗发在更接近太阳时,它会被太阳光分解为不同的带电粒子(Ions)。这些电离子接着便会受太阳发射出来的带电粒子(称为太阳风)影响而被拖往彗星背后,背着太阳成为彗星长长的“气体尾巴”。另外,彗核释放出来的尘粒亦会受到太阳光照射(称为光压)而被推向彗星后面成为“尘埃尾巴”。

当这个拖着尾巴的彗星飞近地球时,我们便可观测到彗星的出现。


彗星结构

彗星的结构可分为三个主要部份,继有彗核、彗发及彗尾。

 彗核是彗星的本体,即前段所提的冰块。彗核的实际体积是非常细小的,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彗核便只有10多公里的直径。不过,彗核的大小并不能反映彗星的可观性,因为我们在地球观测彗星,我们的注意力也只是会集中在彗发的位置上。

  彗发其实是彗核的大气层。彗发反射太阳光,我们才可看见它。相比下,彗发的体积比彗核大得多,有时彗发的直径更可达太阳般那么大。

  彗尾则是彗星的主要特征。彗尾分有两种,包括是尘埃尾(dust tail)及离子尾(ion tail)。尘埃尾反射太阳光,因此通常呈黄色,外型亦会因彗星在太空的移动而稍有弯曲。相反,离子尾的光是来自彗星上被激发的电离子,因此会呈蓝色,外型则比较笔直。

  另外,有时彗核内的凝固气体的沸点可能比彗核表面的冰的沸点为低,于是当彗星飞近太阳时,在内的凝固气体比表面的更早挥发,令所释放的气体从表面的裂逢中压出,形成可观测到的喷流(Jets)现象。

廖庆齐先生在加州所摄的海尔波普彗星.jpg (34.87 KB, 下载次数: 280)

廖庆齐先生在加州所摄的海尔波普彗星.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21:33:13 | 只看该作者
彗星的命名及编号

  1995年之前,彗星是依照每年的发现先后次序以英文小楷排列。例如1985年第一颗发现的便是1985a,第二颗便是1985b,如此类推。

自1995年起,彗星的编号则以下列形式列出:

C/1996B2

在此系统中,C/的部份代表彗星的类型。分类有:

A/ - 意即这可能是一颗小行星

P/ - 意即彗星的周期为200年以下,并已回归过超过1次的彗星

C/ - 意即长周期彗星

X/ - 意即尚未算出轨道根数的彗星

D/ - 意即不再回归或已消失的彗星

S/ - 意即新发现的行星卫星

1996的部份即是发现的年份;

B的部份则代表发现的月份,方式如下:

2的部份则代表在所示的半个月内的发现次序,1代表第一颗,如此类推。

bg.jpg (1.81 KB, 下载次数: 257)

bg.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21:35:05 | 只看该作者
中央凝结度

  彗发的强度主要由彗星的凝结度(Degree of Condensation)决定的。彗发的凝结度就是彗发不同部份的亮度随着离开彗发中心的距离而变化的程度。彗发的凝结度通常有10种,其数值表达范围从0(朦胧星像,不凝结,平均单调,轮廓平滑)到9(恒星状星像,带有点状强度轮廓)。偶然彗星形成一个有明显边缘的彗星发,像一个行星的圆盘,由于彗发完全不朦胧,有经验的观测者把它定为DC=9。以下是10种凝结度中4种的说明:

w.jpg (1.81 KB, 下载次数: 274)

w.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05-6-12 21:36:46 | 只看该作者
彗星摄影

  彗星观测者可利用摄影技术来记录彗星的变化。大致上摄影可分为大尺度的摄影及小尺度的摄影。大尺度摄影所涉及的大多是用普通摄影机镜头来拍摄整个彗星的形态。通常用的镜头是标准镜(即50mm之类)及较长焦距的镜头(即85mm、100mm等)。小尺度摄影则要用长焦距望远镜,焦距通常达1000mm或以上。

  要利用相机镜头拍摄彗星,只需利用赤道仪进行一般的电动追踪摄影便可。若利用长焦距的望远镜拍摄,我们必须采用人手追踪,在拍摄时不断观察着追踪的效果及作出修正,因为彗星在天空上会以慢速地移动的。

 

手绘观测纪录

  除了利用摄影技术外,手绘彗星也是非常有价值;原因是人眼却可以在察觉细致及短暂的变化,相反在照片上的彗星往往会因光度不均而造成局部过度曝光,令细致的部份不能显示出来。

  要绘画彗星,观测者当然要准备好记录表(已附在手册的最未部份,请自行影印),绘图铅笔(2B或以上为合)及清洁的橡胶擦等。要紧记把彗星的特征、大小、方向绘画在记录表上。如果在开始绘画前,先把视场中的星野背景从星图绘画到记录表上,绘画彗星时便可更方便快捷。

搜索彗星

  业余天文爱好者在寻找彗星方面贡献非常之大。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同好进行有系统的彗星搜索计划,所以很多新发现的彗星或是回归的彗星的再次发现也是业余天文同好发现。

  搜索彗星要使用适当的望远镜。为了观测的方便,有些同好利用双筒望远镜(6倍-10倍)来寻找彗星,有些则利用专用的(20-30倍)的寻彗镜(Comet Seeker),有些更利用拍摄的方法来进行有系统的搜索。
5#
发表于 2005-7-21 18:18:01 | 只看该作者
还没看完哦 眼睛很累啦 ohoh...ZZZZzzzz....
6#
发表于 2005-7-21 18:20:40 | 只看该作者
诶诶 我这里下雨啦 今晚不能看到19点最圆的月亮啦 天公不作美耶 
不知道能不能看到22号4点的max月亮呢
7#
发表于 2005-7-21 18:21:17 | 只看该作者
....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21 20:15:01 | 只看该作者
是晴天就可以吧。只要云不多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6-17 06:12 , Processed in 0.0872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