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2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球中微子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5 21:2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微子,中性轻子,其自旋为 ½,符号为ν,性质稳定,不带电荷。现在发现的粒子有数百种,除中微子外,都会在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最稳定的质子寿命达百亿年,也有限度,但中微子,人们不知道它变不变,怎样变,可认为它基本没有变化,应该说中微子是所有粒子中唯一永恒不变的粒子。所谓中微子有三种形式,并非本质不同,而是不同条件下其表现不同。能量守恒,一是讲宇宙及各平衡态下总能量不变,有确定数值;二是指中微子恒定不变,它吸收和释放的能量都为确定量:一个电子对。总能量不变源于中微子不变。万物归一,归为空间重力场;所有粒子也归一,归为重力场(引力场)量子——中微子(磁单极子、引力子)。其他所有重于电子的粒子都是中微子与电子的不同组合(许多组合为什么瞬间即变,全与中微子瞬间运动相关),正负电子也依赖于中微子才能存在。中微子(引力子)蕴藏着引力全部秘密,所有自然之谜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谜底,本文作为《引力解》的一部分,仅解释“地球中微子”这一概念,以后将有长篇专题论述中微子全貌。
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每秒有上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很难发现它的踪影。被认为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是宇宙的"隐身人"。这种看法在没有发现中微子有质量时尚属合理,但在确认其有质量后就应改变。在宇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万有引力,“万有”、“万有”,万物都有,也就是说,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都受引力场制约,中微子既然有质量,就必然受引力支配。质量由重力作用产生,重力即引力。我们向空中抛出一个物体,抛射力只要在地球表面逃逸速度之下,它就仍会落回地面。重力方向均指向质心,中微子在引力作用下,其运动方向也仅指向质心,它没有其他方向,这就决定了各种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微子都只能就近归于质心,万有引力决定它不可到处漫游。漫游说也与主流派大爆炸假说相矛盾,因为它既然不受引力支配,就不会聚在一个奇点上,也不会理睬膨胀或收缩。
自埃丁顿提出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后,人们认为太阳内部应产生大量的中微子,为了证明太阳模型,科学家们设计了仪器去测量太阳中微子,雷蒙德.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就因为在探测中微子取得重大成果而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已知中微子的运动均指向质心,而物质分布又都按重力区分布,在每个重力区中都有自己的质心,各重力区中产生的中微子都遵守万有引力而归于各自的重力中心,决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到处乱跑。所以太阳产生的中微子只能就近归于太阳质心,不会跑到地球上来,我们在地球上检测到的中微子皆来自地球自身。二位科学家的结论虽有误,但几十年辛苦努力对发展中微子理论也有巨大贡献,应予奖励,我们的修正并不妨碍他们获奖。我在《人类必须敬畏自然》中反驳方舟子关于小行星撞地球之说时提到:“如果有一个彗核向地球飞来,你是用任何方法也不能阻止它的运动的,因为引力规律或叫重力规律非人力可以左右,你能改变的仅是落地点,它的运动趋向在任意点上都只指向地心。”实际上,如果彗核只剩下中微子团了,落地点都无法改变,它会穿透任何物体阻碍直奔地核。
谈到穿透力,任何物质都不能与中微子相比,其他物体不能穿越的原子核,对中微子也不在话下,唯一不可穿越的是其自身。这种穿透力何来?不仅因为它小如电子,更因其重力作用。它一旦甩掉电子对这对包袱,就自由自在地踏上归家(星核)之路。一切物质对它来说都是透明的,没有人能够控制它,加速器也束手无策,引力是人类永远不可掌握的力量,你只能顺之而为但无法左右。拿一个玻璃缸来比喻可能不恰当,但无更合适的了:缸中盛满水,放进一块大磁铁,磁铁好比地球质心,水如同地核外部各层物质。小钢珠代表中微子,投入水中,它直奔磁铁,直到被吸住才不再运动。中微子是宇宙中最重物质,一切大密度天体:黑洞、中子星、射电星、脉冲星、白矮星等等,都由它构成。有什么样的容器能容装每立方厘米百亿公斤重的物质?重力就是穿透力。兰州火流星入土即没,你找什么陨坑?征服自然的说法过于幼稚。水的密度为1,钢铁的密度7.8,钢丸在水中必沉至底,中微子密度为水的上亿倍,各种物质在其面前都似不存在。但在地心,中微子聚成球核,其重力势能为零,所以它像被磁铁吸住一样,不再运动。重力作用方向永远指向质心,是直线运动,你能改变重力方向,你才能控制中微子运动方向。我们所有测试装置接收到的反应信号,皆来自装置垂线上方地球各种物质释放的中微子所产生的反应。说装置信号来自太阳、来自其他恒星、来自距离几百公里的核电站,全与引力定律规定的重力方向相背离。有消息说日本计划研制中微子武器,欲制成可轻松穿过地球的中微子光束,用以摧毁敌方核武库,这又是一个永动机式幻想。别说中微子束,有谁能控制一个中微子试试,能观察到除燃烧外的中微子所引起的反应就非同小可。人们可以控制光的运动方向(光速不可控),因为光自光源发出,指向任意方向,可用反射镜来变换,而中微子只有垂直向下一个方向(斥力向外,引力向内、向下)。
说中微子检测装置能够捕获中微子的说法是错的,没有人或什么装置能够容纳中微子,除非你把地球质心搬到地面来。检测装置只是能捕捉到中微子的重力效应,如神冈2号的重水检测装置:重水为重氢(氘)和氧的化合物 ,它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空间,保持一定重力平衡(能量平衡或热平衡),当中微子穿过重水核空间时(这种概率极低,不足千万分之一,绝大部分中微子是从核外空间穿越的,穿越核外不会引起核裂变反应),由于外来质量的加入,原有重力平衡被打破,质能增加,重水原子必须向外扩充空间才能符合能量守恒“适者生存”的要求,因而引发重水原子的裂变反应,释放出来的Y光子发出的闪光被光电管接收到,就可确认有中微子穿核而过(穿核外的测不到,这也是接收到的信号稀少的原因)。
中微子(引力子)奔向质心的引力作用引起反作用——斥力作用,即裂变反应。美国科学家说地心有个天然反应堆,其正确处就是承认地壳下有天然裂变反应,其不正确的地方是不存在专门的反应堆,其位置也不在地心,中微子引发的核裂变反应从地表到外地核都可以发生,而越接近地心,发生的概率越高。牛顿力学第三定律作为宇宙普遍规律并未得到真正理解,人们总是把引力和斥力分开看,三定律体现在自然哲学上就是两极同一:引力量子为中微子,斥力量子为光子,二者同一,所以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每秒三十万公里。物体运动越快,代表斥力越大,但同时质量也增加,代表引力也越大,运动快到什么程度,重量就增加到什么程度。
中微子作为纯质量粒子,其质量虽不会转变为能量,但其重力势能可转变为反作用力的裂变动能,总能量仍是确定的,符合质能公式。
1931年,狄拉克根据电与磁的对称性提出有磁单极子(只有磁南极或磁北极的粒子)存在,其磁荷为电荷的68.5倍,如被证实,麦克斯韦方程将完全对称。方悟根据地球磁场来自地核的事实,特意指出磁单极子就是中微子,只不过它并不表现为磁南极子或磁北极子。如同电子电荷的不同仅源于自旋方向的不同一样,磁荷的不同也仅在其自旋方向,当它内旋时体现南向,外旋时体现北向,星核内中微子的运动是围绕质心的螺旋运动,所以它集两极于一身,此时为南极,彼时为北极,它是大一统观“两极同一”的客观依据。人们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推测引力场应有传递引力作用的量子,即引力子,但同磁单极子一样,人们没能找到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其实只要变换一下思路,引力子即刻显现。什么东西产生或体现引力?是中微子,它作为重力质心和结构中心,一切物质由它组成,一切质量由它产生,物质皆在和它的比较中计量。宇宙的能量由引力(重力)势能产生,天体的运动因其变化推动,没有中微子就没有万物及宇宙,同一之理并不高深玄奥,且待《引力解》为大家解之。
方悟的观点均出自十六律,旧观点正因不符合物理定律,才需修正,非标新立异尔。中微子问题涉及全部自然科学,是物理学核心问题,正如它在重力场中的位置,诸位决不可放过。地球中微子说如被认定,所有国家都将在《东京议定书》上签字,而且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环保条约。绿党等环保组织将因此获得超过阶级性政治党派的发言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6-2 19:29 , Processed in 0.0634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